黨的十八大著眼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準確判斷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作出了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邁向人才強國的重大部署,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按照十八大的部署要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一、全面學習領會十八大對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
十八大報告把人才工作作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八項任務之一,作出專門部署,充分體現了中央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結合實際,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重要思想。
一是深刻領會戰略意義。十八大強調,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是保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之舉。這是中央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大論斷。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面對我國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風險挑戰,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凸顯。只有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國家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充分發揮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撐作用,才能不斷增強我國實力,在國際形勢、國內條件深刻變化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二是深刻領會目標任務。十八大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確立這個目標任務,基點是對我國發展現狀的清醒認識。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很大成績,同時也要看到,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比,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還比較少,人才創新創業能力還不夠強。目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 80%依靠科技進步,我國不到 40%。只有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推進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質量大幅提升、結構不斷優化,才能實現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三是深刻領會重大方針。十八大強調,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人才發展,必須有科學的人才理念、良好的人才成長氛圍。只有確立愛才惜才的價值取向,讓各類人才在推動發展中實現抱負,在貢獻社會中得到尊重,才能在全社會形成鼓勵、支持、保護人才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四是深刻領會思路舉措。十八大報告第十二部分第五項重大任務,明確了黨管人才、集聚人才的總體要求,優先發展的推進路徑,實施人才工程的重要載體,培養支持創新創業人才、實用人才的工作重點,向科研生產一線流動的人才布局,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利用國內國際資源的基本思路,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的動力機制。其他部分也強調,要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造就一批文化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加強社會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十八大對人才強國戰略的全面部署,為進一步推進人才工作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切實抓好人才工作重點任務的落實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為主線,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一是推動人才優先發展。推動科學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必須優先發展人才。要把人才列為各類資源開發之首,謀劃發展優先謀劃人才發展,推動工作優先推動人才工作,使人才優先發展具體化、政 策 化、項 目化。堅持人才結構優先調整,完善人才動態調控機制,加強人才隊伍綜合研判,及時發現問題,適時調整補充,促進人才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堅持人才投資優先保證,樹立人才投入效益最大的理念,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保障重大工程投入,提高投入效益,鼓勵引導社會、單位和個人投資人才開發,形成共同促進人才發展投入機制。
二是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實施人才工程,是打造人才優勢的重要經驗。要深入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穩定規模、確保質量、優化結構,大力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急需人才,重點引進世界頂尖人才。完善海外人才引進使用、管理服務機制,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未來科技城建設,加強對海外引才工作指導。全面實施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萬人計劃”,嚴格遴選、科學培養、塑造品牌,形成國內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深入實施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規劃。加大重大人才工程統籌協調力度,及時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確保人才工程質量。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創建自己的品牌工程、品牌項目,帶出人才團隊、引領人才發展,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服務。
三是統籌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圍繞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遴選支持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以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為核心,建設善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黨政人才隊伍;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核心,建設高素質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以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建設規模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以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建設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以提高科技素質和致富能力為核心,建設農村實用人才隊伍;以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為核心,建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大力實施青年英才開發計劃,培養造就各行各業青年拔尖人才。圍繞西部大開發等區域發展戰略,大力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加強博士服務團、“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等工作,引導人才向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促進區域人才協調發展。
四是加快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改革創新是推動人才發展的強大動力。要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增強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加重視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善于運用市場手段配置人才資源,大力發展人才服務業,促進人才科學有序流動。更加重視拓寬人才評價發現的途徑,研究建立各類人才能力素質標準體系,通過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依靠實踐和群眾發現人才。更加重視人才的激勵保障,研究建立國家榮譽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制定鼓勵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辦法,完善高技能人才津貼和獎勵制度。更加重視人才政策創新,抓好人才政策制定,加強重點政策集中攻關、試點探索、協同創新、統籌落實,加快形成激發人才創造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五是營造人才發展良好環境。人才成長依賴環境,人才競爭取決環境。要營造重才敬才社會環境,引導社會正確看待人才、尊重各類人才,既關注高端人才、又重視實用人才,既重視已有成就的人才、又關注具有潛能的人才。營造識才用才工作環境,各級領導干部要有識人之智、容人之量、成人之德,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使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營造引才聚才政策環境,堅持以用為本,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重視開發本地人才,又加大引智引才力度,讓政策效應充分釋放、人才工程見到實效。營造優才留才生活環境,想方設法幫助解決住房、就醫、子女教育、配偶就業等問題,使優秀人才引得來、留得下、用得好,讓各類人才更加體面、更加舒心。
三、著力提高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
黨管人才是黨的組織制度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要全面落實黨管人才工作《意見》,自覺用科學理論指導、科學制度保障、科學方法推進人才工作。
一是健全黨管人才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人才工作領導(協調)機構宏觀指導、統籌協調職能,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健全督促落實機制,完善監測評估辦法,加強人才工作重大決策落實情況檢查。推進實施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健全黨委聯系專家制度,研究制定人才工作條例,促進人才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二是形成人才工作整體合力。組織部門做人才工作,是在黨委領導下牽頭抓總、統籌協調,關鍵是要尊重、發揮領導(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各行各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用人單位在人才培養吸引使用上的主體作用,堅持牽頭不包辦、抓總不包攬、統籌不代替,明確責任、分工協作,同心同向、齊抓共管,使人才工作豐富多彩、充滿活力。
三是加強人才工作理論研究。提高人才工作科學化水平,必須深化對人才發展規律認識,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人才理論。要認真總結人才工作實踐,圍繞人才優先發展、培養支持創新創業人才等,加強理論思考和對策研究,在把握人才發展規律中推進人才工作。
四是建設高素質人才工作隊伍。要把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充實到人才工作隊伍中來,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能力素質,嚴格管理監督、真誠關心愛護。廣大人才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努力提高宏觀謀劃、溝通協調、管理服務能力,認真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察實情、謀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爭做組織滿意、人才滿意、群眾滿意的優秀干部。
(本文為趙樂際同志2012年12月28日在全國人才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時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