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

        政院公考歡迎您的訪問!
        地市導航: 蕪湖 合肥 蚌埠 阜陽 安慶 淮北 宿州 淮南 滁州 六安 銅陵 馬鞍山 宣城 黃山 池州 亳州

        最新資訊

        時事政治

        資料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資料專區 > 真題集

        2011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A類)

        2011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A類)

         

        一  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的測試。
        2.應試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作答。
        二  給定資料
        1.去年10月,某市的調研報告顯示,與過去青少年比較,在道德方面,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的達到38.3%,認為一代比一代強的僅占11.0%。在該市組織的一場討論中,參加討論的嘉賓各抒己見。
        ①彭旭導(市中心醫院醫生)說,“誰說青年人的道德一代不如一代?我身邊就有不少活雷鋒。”他親眼見證了一批長期活躍在醫院的義工。去年初,在區團委支持下,該醫院成立了一個義工隊,其中從事志愿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是青年。剛成立時還猜測參與者可能是一些在家閑著沒事干的退休人員,但后來發現大多是一些工作很忙的人,有的工作還要三班倒。就是這些人長期活躍在我們醫院,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各種服務,攙扶病人做檢查,為住院病人做生活護理和心理輔導,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②盤健(市科學技術學院學生處老師,高級心理保健師)說,雖然青年人中間存在一些問題,但青年人的道德素質、知識技能總體來說在“爬坡”,而不是“滑坡”,從十多年前就有一批科學技術學院的學生和企事業員工自發每周至少2次到100多戶需要幫助的人家中,為他們做醫療護理、打掃衛生等。難道這些不是活雷鋒嗎?
        ③座談中,嘉賓都談到了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從事志愿工作的人不希望被別人知道自己做義工,好像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從事多年義工工作的古立軍(市路橋公司團委書記)和曹建宇(市某律師事務所律師)有時想把周圍的一些義工事跡宣傳一下,但有些人好像不樂意,他們覺得應該低調處理,如果被單位知道了不是很好。
        ④盤健和曹建宇說,青年人的成長是受身邊人和環境影響的,有時候社會都不提倡或重視道德培養的話,他們自身也慢慢會忽略。他們兩人以自身成長的例子以及教育子女的例子說明了培養的重要性,曹建宇說,這么多年他一直堅持做義工的原因是父輩對他的影響,而現在他也很注意培養兒子的社會責任感。
        ⑤凌怡(市四中歷史教師)對此深有同感。她說,道德有養成的過程,中小學時期是道德養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家庭為他們做了多少?要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首先是要讓他們參與到社會中,讓他們從小就覺得自己是社會的一員。學校應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培養社會道德。凌怡說青少年還處在道德觀的形成期,社會、家庭認同他哪點,他就會更注意哪點。對于一個充滿愛心的人,社會要多認同,否則這種愛心也會慢慢淡化。
        ⑥座談會現場,嘉賓們不停討論道德的評價標準,他們認為時代變了,整個社會都與過去不一樣了,道德評價標準也應該和過去有所不同,盤健認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道德標準,用以前的道德標準來衡量、說教現在的青少年不合適。當務之急應該弄清當今社會是怎樣一個社會,從而確立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道德標準。
        2.廣東青年干部學院教授譚建光認為,道德有幾個基本的要素,應該是人類永久追求的,比如真、善、美等等。因為時代的不同,社會環境的變化,這些要素會細化成看似不同的道德標準,但其宗旨仍是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使人類生活更和諧,更美好。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只是不同的年代在踐行不同的道德標準,而上一代卻總是拿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下一代,所以才產生了“一代不如一代”的看法。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為了使人類生活更美好,道德也在不斷發展、延伸,大家要嚴于律己,時刻踐行美好的、正確的道德標準,進而影響別人,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3.某省社科院專家認為,社會德育教育主流的無力直接影響學生良好道德觀的形成。媒體宣傳是社會教育的一種極重要的手段,一個學生從他懂事的時候起,接受廣播、電視、雜志、唱片的影響和教育要多于學校,這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師和家長的說服教育更有說服力。其實社會教育從未放松過,如“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倡導,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的教育,英模的演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等。然而,學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現實生活中的事實給學生帶來的是“事實勝于雄辯”的影響和教育。其他如電腦網絡的影響,長輩和朋友的現身教育,金錢的誘惑等,這些“事實”使學生對社會和學校的道德教育失去足夠的信任。他指出,歷史和現實已經反復證明,一個沒有良好道德修養和道德規范的民族,不可能有一個繁榮、強大、興旺發達的美好前程。中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視道德的禮儀之邦。如果把中國每一時期的教育作一個比較,不難看出無論是哪一個歷史時期,德育教育都占著主導地位。其實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為他們打好底色,涂好和諧的色調,為其將來揮毫潑墨奠定基礎。因此,希望社會對社會公德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注,勇于面對現實,找出不足,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因為這關乎民族的發展,國家的強盛。有關專家希望,要通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幫助青少年確立社會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可以使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和反對一切違背社會主義原則的道德行為,遵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準則,抵御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
        4.某地方電視臺的情人節特別節目報道:在市中心繁華地段,女孩子為重病臥床的男友收集戀人們丟棄在街上的玫瑰花,市民們為這段感動天地的戀情唏噓不已,紛紛獻上玫瑰花和祝福時,卻忽視了男主角才19歲,而他與女友已相愛5年。某報記者對此作出如下評論:這些媒體的報道是否在傳遞著“少年戀愛無罪”的信息呢?就在中國經濟大踏步向前行進的時候,90后戀愛觀已經坐著火車,趕英超美,然而我們在這種前所未有的“超快感”里,體會到的究竟是福還是禍?“愛開放”是一種道德的滑坡還是人類進步的表現?當拋開社會倫理道德,也許會感到短暫的新鮮,但是最終的結果會讓你承受不起。就像許多西方國家一樣,經過“愛開放”的90后在將來也會明白,“愛”其實也是一種私權利,既然享有權利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年輕的你請不要隨性地愛,為了社會,為了家人,少一點自私,多一點冷靜和機智,讓自己的青春行為不留悔恨。
        5.某中學校長接受采訪時認為,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對孩子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家長忽視對孩子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重視知識教育和智能開發,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讓孩子進行家務勞動,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等。繁重的學習負擔和課外學習班充斥他們稚嫩的童年時代和快樂的少年時代,他們成為了學習的工具。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不良表現,不懂得如何教育,視給孩子提供良好學習和生活條件為己任。某高校教授撰文指出,從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規律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缺一不可,而德育在其中起主導因素。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講演中說,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或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還要大。一個人學業的不足并不會深遠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出現問題,卻可能貽害他一輩子。他說,他從教20多年來目睹了學生的道德滑坡狀況。他分析認為,學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戰場,而教育無論怎么改革,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觀念已根深蒂固,這種“應試教育”導致大部分學校片面指向學生的分數,出現嚴重的“重智輕德”傾向,學生也就隨之有這樣的觀念。與學生道德認識關系密切的包含校風、班風、校園文化、校園人際關系等內在的校園精神環境,對教育的影響往往是不經意而持久的。
        6.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美好社會環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創業的精神,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湖南邵陽大祥區板橋鄉渡興中學劉義志建議:農村基層組織應在管理機制上督促家長,關注留守兒童的道德建設,與家長簽訂兒童道德建設責任狀,實行預警機制和失范追究制,并可通過引導和激活退休教師隊伍等社會力量設立“社會保姆”預防留守兒童道德滑坡。基層教育行政部門有必要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并劃撥一項經費供下屬學校開展關于留守孩子的德育課題研究。各中小學校應當設立農村留守孩子的專門檔案,針對不同特點分類管理,教師應與外出打工家長及其代管人經常保持聯系,并建立成長記錄卡,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7.一位教育專家撰文指出,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提高家庭質量,是培養未成年人社會公德的最好方法,父母在孩子要求提高消費時不應當一味滿足,脫離現實條件就應當回絕。孩子在學校被打,家長要有正確的處理方法,告訴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如果確實受了傷害要通過法律手段解決,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服從教師管理。即使孩子講一句假話也要追究,并明確告訴孩子這是道德的大忌。不要限制和隨意侵犯孩子的正當權利,要教育孩子有社會主義利益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善惡觀、榮辱觀;保持嚴肅的生活態度;全力支持學校的政治思想和美德的教育工作。父母應該特別重視以身作則,自覺做孩子公德的榜樣,而不是“反面教材”,否則不守公德的孩子就是不守公德的父母的“翻版”。作為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講美文讓孩子懂一些社會公德準則,指導孩子的具體行為。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孩子在具體行動中形成良好道德。購物時與孩子一起排隊,可以培養孩子的公共秩序意識;遇到乞討的人讓孩子給一枚硬幣,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在圖書館提醒孩子輕聲慢步,可以讓孩子學會體貼他人;引導孩子向主動讓座位的阿姨說聲謝謝,可以教會孩子懂得感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孩子做出這些舉動時父母應當及時鼓勵和肯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從小樹立起公德意識,成為文明的現代小公民。學校及教師,不僅要完成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所規定的教學任務,更要注意對適齡學生進行完整健全的人格教育。
        8.近日,“大家談”專欄組委托中國社會調查所(SSIC),就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對北京、深圳、廣州、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市670位公眾(成年和未成年人的比例為6:4)進行了調查。57.2%的被訪者是夫妻雙方在外打工,35.7%的被訪者是丈夫在外,妻子留守在農村。被訪者中47.1%的人將孩子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27.1%的人將孩子留在農村和其他親戚住在一起,18.7%的人將孩子帶在身邊,7.1%的人將孩子寄宿在老家的學校。“在外打工,最擔心孩子什么?”37.2%的被訪者擔心孩子缺乏照顧;21.4%的人擔心孩子身體有病;24.3%的人擔心孩子學習不好;只有17.1%的人擔心孩子不學好、干壞事。可見,在外務工的父母對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狀況重視不夠。
        9.記者近日在廣州大學獲悉,溫家寶總理對廣州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駱風教授關于重視家庭教育的信件進行了批示,認為“意見值得重視”,同時批示給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和教育部處理。劉延東也批轉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溫總理批示精神,完善相應的法規,健全工作機制,確保家庭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據駱風介紹,信件內容約1000字,主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陳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他對記者分析說,家庭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占六成,對小學生占五成,而對中學生占三成。相當一部分中國家長重智輕德,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問題不夠重視。家庭教育缺失帶來的青少年道德滑坡現狀令人擔憂。在信中,他建議政府要像抓計劃生育一樣抓家庭教育,并在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明確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各界還應該推動家庭教育立法,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編制《全國家庭教育工作發展中長期規劃》。
        10.(一場辯論)正方: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的,思想道德建設成績是顯著的。反方: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嚴重,思想道德建設薄弱了。
        ①網民陳市的觀點:我支持反方的觀點,少年早戀,少年少女殉情,青少年犯罪率不斷攀升等等,現實擺在面前,我們斷不可文過飾非,一味歌舞升平,自欺欺人。我們就應該有敢于揭短的氣度,勇于批評和自我批評,當頭棒喝,對癥下藥。
        ②網民薛究的觀點:贊同正方的觀點,社會是進步的,物質條件好了,注重吃穿是必然的。我認為現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前所未有的好。
        1979年6月,中國曾派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后寫了一份三萬字的報告,在見聞錄部分有如下一段文字:“美國學生無論品德優劣,品德高低,無不趾高氣揚、躊躇滿志,大有‘我因我之為我而不同凡響’的意味。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法還得掰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明創造,在他們手里,讓地球掉個個兒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體美,輕數理化。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音體美活動無不如火如荼,而數理化則乏人問津。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學生或擠眉弄眼,或談天說地,或蹺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結論是美國的基礎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可以這么預言,再用20年,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并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
        在同一年,作為互訪,美國也派了一個考察團來中國,他們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幾所學校后也寫了一份報告,在見聞錄里有如下一段文字:“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師發問舉起右手,否則輕易不改變;幼兒園的學生則喜歡把胳膊放在身后,室外活動除外。中國的學生喜歡早起,7點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最多的是學生并且他們喜歡邊走邊吃早點。中國學生有一種作業叫‘家庭作業’,據一位中國老師的解釋,它是學校作業在家庭中的延續。中國把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稱為學習最優秀的學生,他們在學期結束時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他人沒有。”結論是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任何一個國家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測,再用20年時間,中國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甩在后面。
        30年過去了,兩份預言都錯了!
        ③網民丁實的觀點:同意反方的觀點,就我們這里來說,現在青少年都是講究吃穿,趕時髦圖新鮮,他們就不想想家里的父母在田地里辛苦一個月得到的那點錢還不夠他們買件時髦的衣服呢!總的來說,從五講四美三熱愛,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尊老愛幼,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等方面看,現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和20多年前相比就是有些滑坡掉隊了。
        ④網民姚思的觀點:我支持反方觀點,但并不悲觀,并不喪氣,仍然看到了希望,仍然信心百倍。我們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確實少手段,少方法,少創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既要看到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信息技術等高科技日新月異給我們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帶來的新機遇,更要正視國際敵對勢力的思想文化滲透,社會丑惡現象和消極腐敗現象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帶來的嚴峻挑戰。必須看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仍存在許多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
        11.目前,青少年在人生理想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有些青少年認為人生在世首先要及時享樂,將“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作為自己的生活信條,認為何必活得那么苦,那么累,何不瀟灑走一回;有些青少年產生了所謂的“信仰危機”,認為“理想是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理想等于幻想加夢想”,“理想是空洞的說教”等等,因而表現出一種失落、迷惘,就像大海里的一葉小舟,隨波逐流。在人生義利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拜金主義、唯利是圖、重利輕義,一切向錢看的思想沖擊著他們的靈魂,相當一部分人感到失去了人生前進的目標和學習的動力,成才意識淡化,純真的人際關系被打上金錢的烙印。在上海閉幕的當代未成年道德發展與學校教育論壇上,專家披露調查結果,有46.1%的青少年認為“誠實就意味著吃虧”。
        12.某省政府教育部門一位公務員認為,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社會是柄雙刃劍,它既可以深化德育工作,擴展德育內涵,檢驗德育效果,鞏固德育成績,也可以消弭學校和家庭德育的效果,甚至導致青少年犯罪。孩子們在學校五天時間,即使老師費盡心思,加強教育,但兩天休息,一回到家中,回到與之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大家庭中,目睹了許多不正之風,或經不起同學、朋友的“聯合攻擊”,學校老師的教育被拋到九霄云外,于是也一起混入“水中”,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很多老師感嘆“5+2=
        0”。我們應努力做到家校的緊密聯系,形成學校、家庭、媒體等小家庭大家庭齊抓共管的格局,攜手共進,加強孩子們的思想品德教育。有關人士呼吁,要通過共產主義人生觀教育,幫助青少年確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明白人生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引導他們自覺地將自我價值融合到社會價值的實現過程中,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即一個人的價值不應該看他從社會索取多少,而應該看他對社會貢獻了多少,貢獻越大價值就越大。只有確立了科學的人生觀,才能抵制庸俗實用主義價值觀的影響。
        13.在很多學校里,經常能聽到或看到學生出口成“臟”,亂扔紙屑,隨口吐痰,甚至破壞公物的現象。不少學生甚至對任課教師都不理睬,畢業后更是沒有音訊。省級重點中學南京四中在校園里掛出“和聲細雨展淑女氣質,謙恭禮讓顯紳士風度”的標語;浙江頗負盛名的民辦學校杭州宋城華美學校評選校園“小紳士”“小淑女”。以上案例反映出對傳統文明尤其是文明禮儀的呼喚,而結果卻是多種媒體推波助瀾,口水紛飛,奇談迭出。為使學生成為知書達理的文明人而開展的活動,卻遭到一片非議……很多學校對傳統教育重視程度不夠,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系列教育活動也不顧及,有些學校甚至雇人為學生打掃校舍衛生,很少甚至從來不開展道德教育活動,從來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理由是為了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為了學生的安全……
        14.有關教育工作者希望,要通過理想教育,幫助青少年堅定人生信念,要幫助他們樹立共產主義社會崇高理想,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我們要使廣大的青少年懂得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前進動力,是生命的不懈追求。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青春之樹就會枯萎衰敗,生命之火就會暗淡無光。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這項工作,在這方面,學校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陣地,責無旁貸。要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上,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共青團、工會、關工委等各種社會性的青少年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的重要作用,動員、組織、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到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為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培養“四有”新人創造良好的環境。
        15.社會公德是指社會全體公民為了維護社會正常秩序而必須共同遵守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準則,稱其為“公德”一是指公共場所、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準則,二是指全體公民都應遵守的道德準則。這里的公民,是廣義的,是包括未成年的孩子在內的一切社會成員。公德的意識是現代文明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社會公德作為一種特殊的道德規范,有其自身的特點:公德具有共同性,同一社會中不分階級、階層、黨派、民族、宗教、信仰都須遵守,無一例外;公德具有傳統性,社會公德是數千年來人類社會逐漸形成沉淀下來的道德規范,是社會前進、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公德具有簡易性,社會公德的內容都很通俗易懂,便于實行,凡具有起碼道德規范的社會成員都可以做到。目前在全國許多城市都制定的“七不”、“十不”等公約就屬于社會公德的范疇,它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敬老愛幼、尊重婦女、禮貌待人、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等。
        16.記者與某市團市委書記張瑩的對話記錄:
        話題:當今社會上部分青少年為何存在比較嚴重的公德意識缺失現象?
        記者:您對今天要對話的話題題目,持什么態度?
        張瑩:這當然是個很深的話題,現在來探討這個話題特別有現實意義。我認為,部分青少年公德意識缺失是一個社會現象,但還不能代表一種態勢。
        記者:您認為部分青少年公德意識缺失主要表現在哪里?
        張瑩:缺乏責任感,做事常以自我為中心,注重自己的感受,卻較少甚至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記者:既然是一種社會現象,您認為根源在哪里?社會嗎?
        張瑩:家庭、學校、社會是培養青少年公德意識的搖籃,公德意識的缺失也是受這三個環境影響造成的。
        記者:報紙上報道過這樣一件事情,家長帶著孩子坐公共汽車,孩子主動給別人讓座,結果卻遭到家長的訓斥。
        張瑩:我覺得目前中國的家長有一種傾向,重智不重情,這里說的“智”是指智力,“情”指情商,家長們覺得自己以前受到的思想道德教育,與今天的自己的經歷有了很大的不同,市場經濟對他們的道德觀造成了沖擊,道德觀發生了一些混亂。以上你講的這個例子就反映了我們的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公德意識上做得是多么的不夠,家長自身的自私、冷漠態度給孩子帶來的就是愛心的缺乏。
        記者:目前社會上信息渠道的多元也應當是一個重要原因。
        張瑩:我覺得,現在文化領域缺少一種預警機制,讓孩子們毫無防范地直接面對紛雜的各種文化。今天的中國是一個開放的中國,思想領域的舶來文化不斷地沖擊著未成年人的思想,街面上流行的賀卡卡通圖冊上的暴力、黃色內容隨處可見,其中很多是宣揚“個人英雄”“自我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公德的缺失便不可避免。
        記者:文化在里面起著一個什么樣的作用?
        張瑩:我認為公德意識的缺失根本上說是文化的缺失,其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斷層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有這樣一件事,一位做教育工作的母親問女兒,“將來媽媽老了,病了,你怎么辦?”14歲的女兒回答說給你安樂死。
        記者:在公德意識的教育上,我們習慣于用榜樣說話。
        張瑩:不是榜樣不好,問題是榜樣是不是萬能的?有很多德育教育是不能用榜樣來代替的,榜樣在某種程度上和普通人有一定的距離,讓所有人成為榜樣那樣的人既不現實,又不客觀。
        記者:學校教育里面有沒有造成學生公德意識缺失的原因?
        張瑩:首先,評價老師不應該只看成績,不要只看他上了多少節公開課,有多少學生上了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師德不完全體現在“硬件”上。其次,不是什么樣的人都能成為老師的。外地媒體近年來曝光了少數“禽獸老師”“流氓老師”,有些悲劇竟長達七八年之久,這樣的悲劇同時反映出目前師德缺失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再次,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班級受到優待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它帶給未成年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一些孩子認為,老師批評自己沒有關系,但老師對自己與別的孩子不一樣就受不了。我認為目前一些學校不注重平等教育,使學生很小就有等級觀念,這對他們的公德意識的培養是不利的。
        三  申論要求
        (一)請根據給定資料中的畫線部分,分別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給定資料1的調查數據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4分)
        2.請用一句話,說明給定資料1③談到的現象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3分)
        3.請用一句話,說明給定資料11中專家披露的數據反映了什么本質問題。(3分)
        (二)根據給定資料,用簡潔的語句,分條概述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18分)
        要求:從宏觀把握,做到全局、準確。
        (三)請根據給定資料,結合自己的思考,給市委、市政府寫一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社會公德教育”的建議書,篇幅500字左右。(27分)
        要求:建議切合題意,導向正確,比較系統,針對性強,務實可行,行文思路清晰,文字簡潔流暢。
        (四)請根據給定資料10②(中美互訪部分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評論。(45分)
        要求:觀點明確,立意新穎,邏輯嚴密,分析評論透徹,語言精練通暢。

         

         

         

        報名咨詢:
        1、咨詢電話:0553-3847100 18955395110 18955324110
        2、權威網站:安師大政院公考網 www.uavnantdjappp.com
        3、報名地址:
        花津校區: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新校區
        匯金校區:蕪湖市匯金廣場A座2309-2307
        上一篇:2013年安徽省公務員申論真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皖ICP備14014304號-2皖公網安備34020302000199號
        div>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aⅤ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_av在线不卡网站无码18禁
          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资源26u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