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遴選筆試題分析
2009年1月,中組部會同人社部專門印發《關于注重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黨政領導機關干部的意見》(中組發〔2009〕2號),要求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要有計劃面向下級機關公務員進行公開遴選。2011年,中組部、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首次在中央機關組織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試點,首次遴選有63名基層公務員脫穎而出。
緊跟步伐,安徽省同年在省直機關開展了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至今年,安徽省省直機關公務員遴選已經實施有四年時間,每年1次,筆試時間一般設在當年下半年。筆者梳理并統計了近年來安徽省每年一度的省直機關公務員遴選筆試試題,作一歸納分析:
2011年考試內容設為“填空題+材料題”結構,共計六大題,分別是:10小題填空題,涉及時政、省情(經濟、歷史、文學)等綜合知識。政策理論題為根據背景材料,回答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成就是什么。調研題要求補充調研通知中關于調研方式和調研具體要求方面的內容。接待題為接待方案要點和座談會方案要點的制作。處理指定事件題為處理一項因開發涉及文物保護方面的事件。材料題中第1小題是談材料中工作舉措的認識。第2小題是根據材料整理一份關于轉變作風,加強和創新群眾工作的匯報材料。
2012年考試內容有所變化,填空題被取消,只有材料題,共計六大題,分別如下:政策理論題為根據材料,歸納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的著力點有哪些方面。處理指定事件題,設置情境為跟隨領導下訪,要求考生擬定解決下訪中村民反映的問題的方案。學習活動方案題為擬定一篇學習先進人物的活動方案。公文題要求草擬一份表彰先進人物的決定。歸納題要求依據材料,總結經驗做法。作文題則是為領導起草一份建設美好鄉村的動員講話稿。
2013年考試內容同為材料題,共計五大題,題型變動不大:處理指定事件題為根據給定材料反映的事件,提出調查處理此事件的工作思路。第二題是根據網友提出的疑問,起草一份回復網友的材料。文字寫作題要求根據給定材料中的活動,寫一篇新聞報道。歸納題為根據給定材料,歸納材料中某項工作的成效。最后作文題給定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2014年考試同為材料分析題未出現知識選項等考察題,題量有所增加,共計六大題。接待能力考查題為根據材料,寫出做好指定接待工作的細節問題。學習活動方案題要求根據材料,起草一份專題學習會議的方案。文字寫作題為根據材料,參照模塊一表達方式,寫出其他幾個模塊內容。閱讀材料題,要去簡要說明一份規劃綱要從醞釀起草到出臺,需要經過哪些程序。公文寫作題為擬一份《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最后作文題要求根據背景材料,圍繞“三邊三線”環境治理工作,寫一篇工作情況匯報,供領導決策參考。
綜合以上幾年的考題以及考點分析,從題量上看,每年筆試試卷試題在5-6大題左右,要求考生在18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閱讀量6000字左右的題目及材料,同時寫出3000字左右文字答案。
從題型上看,除2011年遴選試題中有填空題外其他幾年均為材料題。2011年是安徽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的首次試水,相對來說,試卷出題可能處于摸索階段,從2012-2014年三年的試題來看,試題類型已經基本成熟和相對固定,即全為材料題。
從考查能力上看,每年的考題雖然靈活多樣,千變萬化,但考查的內容無一例外,主要指向考生三個方面的能力: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細心的考生,也許已經注意到,這也正是考試公告上明確提出的考試要求。
二、遴選筆試備考要點
正確認識了遴選考試和公務員考試存在的根本區別,根據歷年的試題分析了遴選考試方向,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有針對性備考。筆者認為,考前應有針對性地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關注時政熱點,提升政策理論水平。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關心時政,實際上是公務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來不分基層與否。中央及省市主要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都是需要學習的重點。中央、國家以及本省部署的重要活動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筆者發現,每年的最后一大題的背景材料,基本都是關于上一年或當年國內、省內某項重要工作、活動的新聞報道或評論。如2012年最后一題關于美好鄉村建設主題的題目,實際上是考前不久才在全省召開的動員會。2014年最后一題關于“三邊三線”環境治理的主題是上年度啟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考前不久才召開的新聞通氣會。
二是熟知機關工作流程,提升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機關工作中辦事類工作最能直接體現公務員個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每一具體工作的處理都有其相對穩定的程序和固有的方法。如做好一次接待工作,需要有周全的接待方案,可能涉及住宿、餐飲、車輛、考察、參觀、座談,以及與其他單位部門的溝通協調、上傳下達等方方面面;如完成一項調研,需要有明確的調研主題、調研目的、具體的調研內容、調研方法等。
2011和2014年的考題中均出現了接待工作方面的題目,2011-2013年的考題中均有針對某個具體問題提出處理方案與思路方面的題目。特別是2014年的考題中,明確要求回答出一份規劃綱要從醞釀起草到出臺、需要經過的程序,這更是直接體現某類工作的具體流程。
三是勤寫勤練多看,提升文字表達能力。省直機關一般承擔著對全省性的工作指導或對下部署工作的重要職責。辦文無疑是省直機關工作中的又一重中之重,辦文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文字表達能力體現出來。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要熟練掌握公文的基本寫作方法,特別是掌握常用公文的寫作要求和注意事項;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多閱讀、勤學勤練,平時多閱讀中央、省委等規范文件的內容,多留意規范文件的形式、結構,多總結歸納,從而不斷提升文字表達能力。
2011年和2014年試題中,有要求寫工作情況匯報,且分值較大。2012年題目中有具體公文寫作,寫表彰決定、領導講話稿等。2013年題目中有要求寫新聞報道,寫議論文等。因此,文字寫作題在遴選考試中占大頭、分值高、分量重,個人的文字表達能力差異較大,主要還是基于長期的養成和平時的積累,雖然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質的飛越,但如果多留心、早積累,平時再進行針對性練習,仍有很大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