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面試階段,隨著這幾年面試出題人的水平和考生答題水平的提升,在題目的難度上面也在逐漸的增加。黨校公考專家認為,具體而言,就是對于題目本身而言,不再單獨的考查某一測評要素,而是多個測評要素的結合。對于答題角度而言,則要求學生在答題時,更加關注內容對題目本身的針對性。
在考查計劃組織協調能力的情境性問題,尤其是考查計劃組織能力的題目中,答題內容的針對性,更多的是指在具體操作的方式上要恰當,在內容上要更加豐富。操作方式的恰當是指要根據題目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下面以宣傳方式為例加以說明。在面試的備考中,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積累了很多宣傳的方式,比如現場海報、宣傳冊、微博、微信、網絡論壇等等。但是對于這些宣傳方式,我們必須要明確每種方式的具體利弊。比如微博宣傳,其在于宣傳速度和宣傳范圍上,都有著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必須要意識到,微博宣傳也存在明顯的弊端,即宣傳對象的不確定性。如果題目要求宣傳的對象具有特殊性,則不能用微博宣傳。以下題為例,
某納稅大廳針對納稅大戶開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活動,領導要求你對這些活動進行宣傳,請問你怎么宣傳?
上題中,宣傳的對象為納稅大戶,即宣傳對象有明顯的針對性,所以用微博這種方式并不能讓宣傳對象有效的接受這些信息。所以應該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現場宣傳、上門宣傳等方式。
內容更加豐富是指在答題中要針對題目的要求,具體的分析題目的要求,而是泛泛地回答問題。如做關于“防止霧霾”的宣傳,在具體宣傳內容上就需要從霧霾成因、霧霾的危害、防霾技巧、減少霧霾產生常識等多個角度宣傳。再如,針對“村官創業項目”的評估,在具體評估內容上就需要從項目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困難、發展規劃等多個角度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