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網站消息,2013年全國公安機關打擊經濟犯罪戰果顯著,共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4.98萬起,挽回經濟損失492.6億元。
2013年,全國公安機關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大局,堅持民意主導警務,嚴厲打擊各類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經濟犯罪活動,共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14.98萬起,挽回經濟損失492.6億元,切實凈化了市場經濟環境,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工作中,全國公安機關把“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嚴厲打擊什么犯罪、老百姓反映什么問題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問題”作為依法履職的基本要求和底線原則,針對高發的制假售假、傳銷、發票犯罪組織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打假行動”共破案5.5萬余起;“打傳銷行動”破案3400余起,搗毀窩點8000余個,追繳涉案資產5億余元;“打擊整治發票犯罪專項行動”破案1萬余起,協助稅務機關查補入庫稅款49.28億元。
為提升整體打擊效能,公安部指揮全國公安機關以嚴重危害國計民生的嚴重經濟犯罪為重點,深度應用信息化建設成果,針對行業性、地域性突出經濟犯罪,在全面查清犯罪網絡,準確鎖定犯罪嫌疑人的基礎上,以信息化手段實施扁平化指揮,開展精確打擊,成功破獲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涉嫌嚴重經濟犯罪案、“7.18”特大騙稅案、廣西涉臺傳銷案、“8.03”偽造貨幣膠片版源案,以及涉網假藥犯罪和債券領域系列案件等一批大要案件。
對假幣、銀行卡、合同詐騙等常見多發性經濟犯罪,全國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2013年共破案收繳假人民幣4.15億元,同比上升26%。同時,以防逃、控逃為抓手,不斷加大境外緝捕工作力度,并相繼開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集中追逃行動,全年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150余名。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經濟犯罪活動總體仍活躍多發,經濟犯罪形勢嚴峻復雜,公安機關將不斷提升專業打擊和合成作戰能力,對經濟犯罪展開全領域、全覆蓋、全鏈條打擊,全面擠壓犯罪活動空間,不斷提高公安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機關也歡迎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經濟犯罪線索,對舉報屬實的,將及時給予獎勵。
2013年十大經濟犯罪案件
1、公安部組織偵辦葛蘭素史克涉嫌經濟犯罪案件
2013年,公安部根據工作發現的線索,組織偵辦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涉嫌經濟犯罪案件。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2、公安部組織重拳打擊債券領域經濟犯罪
2013年,公安部在工作中發現,部分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市場甲類戶或乙類戶)債券交易部門負責人或交易員,利用審批、交易債券的職務便利,將利益輸送到丙類戶公司后,再通過轉賬、提現等方式在各利益主體之間分配,最終造成相關商業銀行或非金融機構的收益損失,嚴重危害資本市場運營秩序,最終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遂組織開展專案偵查工作。經縝密偵查,公安機關相繼抓獲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楊某、遼寧農村信用聯合社資金運營中心總經理李某某和副總經理曲某某、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定期收益部原交易員沈某某、齊魯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徐某某、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助理鄒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查明其非法獲利1億余元的犯罪事實。目前,人民銀行、財政部、證監會、銀監會相繼出臺一系列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強化監督措施。
3、公安部部署“云端行動”重拳打擊涉網假藥犯罪
針對當前不法分子大量利用互聯網發布虛假廣告,從事非法經營藥品、制售假藥犯罪活動,嚴重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情況,2013年7月,公安部部署開展代號“云端行動”的打擊利用互聯網非法經營藥品、制售假藥犯罪專項行動,組織全國29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連續開展了三次集中破案行動,共打掉犯罪團伙400多個,關停違法網站、網店140多家,抓獲犯罪嫌疑人1300多名,繳獲假冒的“易瑞沙”、“拜糖平”、“心腦康”、“保嬰丹”、“柴胡口服液”、“利巴韋林注射液”等藥品3億余粒(片、支),扣押造假原料9噸多,涉案價值22億余元。
4、公安部指揮破獲廣東深圳“7.18”特大虛開騙稅案
2013年3月,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根據稅務機關移交的線索,立案偵查“7.18”騙取出口退稅案。5月27日,公安部部署廣東、福建、江蘇、江西、甘肅等涉案地公安機關核查相關線索,并于6月19日以廣東深圳為主戰場,在福建、江蘇等地同時開展收網行動,成功打掉了以張某、薛某某、謝某某、卓某某為首的4個特大騙稅團伙,搗毀窩點26個,查扣作案電腦25臺,查獲近百家涉案企業的各類票證超過5噸,挽回經濟損失1億余元。
5、公安部指揮破獲涉臺傳銷大案
2013年3月28日,廣西來賓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有臺灣籍犯罪嫌疑人誘騙臺灣民眾到廣西參與傳銷活動線索,經過縝密偵查,基本摸清該傳銷犯罪組織的人員構成和組織體系。隨后,公安部協調、指揮廣西公安機關與臺灣執法部門開展案件聯合偵辦工作。8月、12月,公安部指揮廣西公安機關聯手臺灣執法部門兩次開展收網行動,抓獲溫某某、陳某某為首的臺灣犯罪嫌疑人126名。經查,自2011年以來,溫某某、陳某某等人歪曲廣西實施北部灣開發、建設東盟自貿區的開發開放政策,以旅游、考察房地產開發等為幌子,以“連鎖銷售”、“純資本運作”、“房產投資”等為噱頭,誘使數千名臺灣民眾參加傳銷違法犯罪活動。
6、公安部指揮摧毀首個特大偽造貨幣膠片版源
為全鏈條打擊假幣犯罪,結合近年來破獲的一系列案件,公安部于2012年組織開展深挖細查,初步掌握了假幣膠片版源的重大線索,遂開展代號“8.03”的專案偵查。期間,公安部多次召集涉案地公安機關,部署以假幣膠片版源為突破口,對重要線索深入經營,先后偵破多起出售、運輸假幣案,并逐步掌握了兩個特大假幣犯罪網絡的線索。2012年12月17日,廣東公安機關在揭陽、東莞、深圳三市開展統一行動,摧毀鄭某偽造貨幣窩點,并順線深挖,最終鎖定了長期為偽造貨幣犯罪團伙提供膠片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彭某某。2013年1月22日,根據公安部統一部署,廣東揭陽、汕頭、汕尾三地公安機關同步開展收網行動,成功偵破10年來首個假幣膠片版源案,搗毀2個特大偽造人民幣犯罪團伙和2個偽造貨幣窩點,繳獲成品、半成品假人民幣2.1億元。
7、公安部部署打擊整治區域性偽造銀行卡犯罪
2013年12月24日,公安部指導廣東省公安廳組織8個地市公安機關聯合開展打擊偽造信用卡犯罪“海燕1112”專案收網行動,打掉犯罪團伙8個,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十名。針對近年來廣東信用卡詐騙犯罪高發、涉案金額不斷增大的實際情況,廣東省公安廳抽調精干力量開展專案偵查,系統梳理近年來偵破的偽卡犯罪案件,挖掘犯罪線索并開展深入經營。經過4個月的縝密偵查,查明一個以廣東電白縣籍人為主要成員的龐大犯罪團伙網絡,全面摸清該犯罪網絡的脈絡架構,準確鎖定全部犯罪嫌疑人,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集中收網行動。
8、中國警方與斐濟執法部門合作抓獲涉嫌經濟犯罪重大逃犯陳怡
2013年8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接到報案,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涉嫌經濟犯罪且已潛逃。上海市公安局立案調查發現,陳怡在案發前已潛逃境外。公安部接到情況上報后,立即展開境外緝捕,并發布國際刑警紅色通報,向有關國家和地區提出協助查找犯罪嫌疑人請求,經全力工作,查明陳怡已逃往斐濟。公安部通過國際執法合作渠道與斐濟執法部門開展密切合作,并派出工作組赴斐濟開展緝捕工作。在斐濟執法部門及中國駐斐濟使館大力支持配合下,工作組成功抓獲陳怡,并于8月19日晚將陳押解回國。
9、上海公安機關偵破近年來涉案金額最高的逃匯案
2013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根據外匯管理部門移送線索,成功偵破近年來涉案金額最高的逃匯案,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涉案金額約18億元人民幣,凍結涉案資金8.7億余元。經查,2012年8月以來,王某為賺取人民幣定期存款利息收入與外匯貸款資金成本之間的差價,在香港注冊成立多家離岸公司,虛構轉口貿易背景,以支付保證金、銀票質押、房產抵押及信用擔保等方式,向多家商業銀行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國內外匯貸款或進口押匯獲取外匯融資資金,再通過向銀行提供虛假貨物提單的手法,以“轉口貿易”對外付匯的形式,將外匯資金全部電匯至其控制的香港離岸公司賬戶。1至3天后,再以“轉口貿易”收匯形式,將上述外匯資金劃入境內,結匯獲取相應人民幣后,再繼續用于銀行的外匯融資業務擔保,反復套取外匯融資資金。
10、公安機關嚴打“老鼠倉”
2013年,公安部組織立案偵辦招商基金總經理助理楊某等人“老鼠倉”案。經查,2009年初,楊某與吳某某共謀,利用吳某某女兒的賬戶為吳某某炒股牟利。同年3月19日、20日,楊某利用該賬戶買入其管理基金組合中的3只股票,買入金額44萬元,非法獲利159萬元。為掩蓋犯罪事實,楊某將該賬戶交由張某操作。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張某根據楊某指令買入與楊某管理的基金交易度高度重合的股票35只,買入金額1.64億元,非法獲利1686萬元。同時,張某利用親屬賬戶跟單交易股票24只,買入金額4150萬元,非法獲利506萬元;吳某某利用其他賬戶跟單交易股票10只,買入金額1.59億元,非法獲利994萬元。綜上,楊某、吳某某、張某等人合謀利用8個證券賬戶合計買入涉案股票金額3.65億元,非法獲利318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