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月份“中國好人榜”出爐,我省姜恒、吳江鈴、侯士云、徐家柱4位好人入榜,入榜人數位居榜單首位。“去年我省涌現164位中國好人,實現了中國好人榜安徽六連冠。今年1月份也實現了開門紅,江淮厚土好人輩出,與我省營造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倡導‘好人好報’的價值取向、創新基層道德典型的評選辦法密不可分。”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說。
2月19日,蕪湖市繁昌縣鳳形村馬年首場道德講堂順利開展,傳遞正能量,吸引了38名村民參加。道德講堂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的形式,弘揚身邊的好人好事,傳播凡人道德故事,用典型引路,在全社會營造“講道德、做好人、樹新風”的濃厚氛圍。去年,全省各地共舉辦20000余場次道德講堂,激發群眾參與道德實踐的熱情。
我省積極創新基層道德典型評選辦法,突出“基層基礎”,推動了道德典型選樹工作在基層社區、村鎮、單位廣泛展開。在銅陵,好人評選從最基層的樓道開始,各個社區在小區廣場召開樓棟好人評選會,居民們推選出心中的“樓棟好人”。廣德縣評選最美鄉村好人,安慶評選行業好人……各地從最基層的“好人”評起,做到既把推薦權交給群眾、又把評議權交給群眾、更把決定權交給群眾,好人好事的正能量得到充分釋放。
自去年年初啟動道德信貸以來,通過上門征詢、上門服務、上門送款的保姆式服務,目前已為500多位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辦理了道德信貸,信貸總額近3000萬元。模范彭偉平憑著好人榮譽,正準備申請10萬元道德信貸,在家鄉發展養殖業并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我省不斷完善覆蓋全面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幫扶機制,成立了公募性安徽道德建設基金會,募資總額達740萬元,專項資助、救助了181位生產生活特別困難的道德楷模。通過建立健全激勵崇德向善的長效機制,有力倡導了好人好報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