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求名心切必作偽,求利心重必趨邪",聯系談談公務員。
【參考答案】該句話的主要含義是如果過于追逐名利,必然會誤入歧途。我認為這句話非常有哲理,尤其對于公務員隊伍來講,可能比較容易受到各種名利的誘惑,所以作為公務員,應該以此話時刻警醒自己。
首先,我想談一下自己對名利的理解。對待名利,雖然我們常說要淡泊名利,但其實對于名利我們不一定就要徹底劃清界限。名和利,其實本身不是壞東西,追求名利是每個人的正常愿望,名就是追求社會的承認,利就是追求個人的生存條件。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它們。
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物質上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苦苦追索,想得太多,遲早會出問題。對于利來說,目前我們的公務員崗位的收入水平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對物質有過度的追逐,自然會不能抵抗社會上各種誘惑。對于名來講,我們應該認識到,作為一種公務員,一名人民的公仆,最關鍵的是得到群眾的認可,名都是群眾給的,只有踏踏實實地為群眾服務,才能得到人民認可,才能有好口碑,好名聲。
再次,相對于個人的名利而言,我認為公務員應該更多地去想一下如何去為群眾謀更多利益,應該如何為單位,為政府樹立更好的名聲和形象。
其實不僅是公務員,作為普通的社會在職人員的我,也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好的心態,少一點名利心,對待群眾多一些愛心,耐心,熱心。對待工作多一些責任心,上進心,信心。讓我的領導對我放心,讓群眾對我滿意。
【題目】政府欲向社會購買社會福利提供給社會,李奶奶被政府安排在一個養老院,但是養老院設施陳舊,服務不到位,李奶奶寫信給政府反映問題,領導讓你來處理這個事,你怎么處理?
【參考答案】如果領導讓我來處理此事,我想我會這樣展開工作:
我會第一時間與李奶奶及其家人取得聯系,并做進一步的交流,在安撫他們不滿情緒的同時,讓他們得知上級領導對他們反映的情況非常重視,一定會妥善解決,請他們不要擔心著急。并向他們詢問更詳細的情況,并做好筆錄。
第二,我會根據李奶奶及其家人提供的情況立刻展開全面細致的調查工作。對政府關于養老院管理的政策文件進行查閱,通過走訪和實地調查的形式對養老院的硬件設施及服務水平做相應的了解。在此過程中也要和其它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的做好協調配合,確保得到盡可能詳實的情況。
第三,調查過后,對搜集來情況進一步核實和分析。對于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如果我的權限可以解決問題,我會立刻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比如與養老院溝通,建議完善養老院的服務規定,對不稱職的服務人員的處理等。如果問題在我的職權范圍之內無法解決,我會根據我們的政策規定給出相應的解決建議。同時,我會將調查結果和解決建議盡快地匯報于上級領導,并協助領導作出相應安排。
事情處理完之后,也要立即對李奶奶及家人做好回復工作。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繼續關注我們的養老院的相關工作,也確保能夠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心快樂的晚年。
【題目】某建筑單位在施工場地未擺設提醒標志,一司機不慎落入,向施工單位反應,單位推諉,司機又向有關部門反應,你接聽電話,你該如何應對?
【參考答案】第一,我會詳細詢問、記錄司機出事當天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向施工單位反應時的相關情況和細節,并向其表示,在施工場所不擺設提醒標志,是違反相應法律法規的,我們一定會積極調查這一件事,如果事情屬實,一定會給予相應的懲罰,請司機留下其聯絡方式,并表示會盡快和他聯系。當然,我會了解一下司機的身體狀況,以示關心。
第二、我會把這個情況匯報給我的領導,并配合我的領導處理好這件事。
第三、我會和施工單位進行相應的核實,如果確實是施工方未擺設提醒標志,施工方必須負全部責任,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賠償司機的相關損失;如果施工方設置了提醒標志,可是由于一些因素,例如被風刮走等,那么我們也會向其表示,他們的失誤畢竟造成了司機的損失,我會約施工方、司機進行協商,給利益損失方以滿意的答復。
第四、這類事件在近年頻繁發生,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大家的一種僥幸心理,我會建議施工單位的管理方定期檢查,對于不設置提醒標志的施工單位給予相應警告和處罰。
第五、當然,我們要在整個全市進行宣傳,希望群眾在行車、走路時注意安全,遇到施工場地不設置標志,撥打相關熱線舉報。
【題目】幾年前李大爺想在樹上建了個10平米的房子,在建之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該部門回應說沒有相關規定,后來房子建好了,最近有網友拍攝了照片放在網上,并稱其違反相關規定,有關部門就此召開會議,你是與會者之一,會提出哪些建議?
【參考答案】我作為參會人員,針對題目中出現的情況,會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正面回應網友。網絡這一第三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視,因此我們應該通過網絡發表相關聲明,表示我們已經積極調查此事,并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公布于眾。
第二、聯系村民所在村莊,核實網絡照片是否屬實,以及該村民的詳細信息。和村民進行面對面的談話,村民在建房之前咨詢了哪些單位,并了解村民在大樹上建房屋的原因所在,例如生活上比較貧困等其他原因。
第三、針對村民在自家大樹上建房這件事,查閱相關法律法規、咨詢相關法律部門,核實這件事是否違規。并將相關法律條文歸納成文,以便在解決問題時使用。
第四、通過采訪村民、村干部等各種方法,了解該村民在大樹上見房屋,是否給其他人帶來困擾,以及在樹上的房屋是否具有安全隱患。
第五、希望電視、網絡等媒體做好相關的輿論導向,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