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

        歡迎來到江蘇譜智教育網站!
        報名電話:400-0516-2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介紹
        發布時間:2020-5-17 13:16:27      點擊次數:114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介紹

        院校簡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學校始建于1960年,應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隸屬中央(軍委)氣象局,前身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以來,先后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F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

        學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區,校園占地面積約兩千畝?,F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萬余名、碩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學生1700余名。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大氣科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在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蟬聯全國第一、獲評A+等級,氣象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躋身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擁有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科學技術史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1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經、法、農、藝、教育9個學科領域,設有“大氣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現有大氣科學學院、應用氣象學院、大氣物理學院、地理科學學院、遙感與測繪工程學院、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海洋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法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工程學院、商學院、文學院、藝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等22個專業學院,設有龍山書院(大類培養)、雷丁學院(中英合作)、長望學院(拔尖培養)、應用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藕舫學院(創新創業)、濱江學院(獨立學院)等高水平辦學機構。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700多人,具有博士學位達84.9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經歷達65.62%。專任教師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4人、教育部特聘(講座)教授4人、國家杰青項目獲得者8人、國家特聘專家13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人、“973計劃”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國家海外引才計劃青年學者、教育部青年學者、國家優青、萬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0余人,以及省部級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省教學名師等600多人次。現擁有教育部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育部長江創新團隊、江蘇雙創團隊等省部級及以上教學科研團隊28個。

        學校堅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學科研資源豐富,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集群計算機中心等27個實踐教學平臺,“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為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數值天氣預報》《大氣物理學》《環境科學概論》《氣候變化與人類社會》等課程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擁有一批國家級規劃教材;建有氣候與環境變化國際聯合實驗室、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數字取證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制造業發展研究院、省重點智庫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區發展研究院等3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創辦有《大氣科學學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閱江學刊》三份學術期刊。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50萬余冊,數據庫總量40余種,中外電子圖書189萬種,電子期刊119萬余冊,年訂閱紙質中外期刊1051種,是國內大氣科學類文獻最齊全的高校圖書館。

        學校秉承“艱苦樸素、勤奮好學、追求真理、自強不息”的優良校風,恪守“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培養拔尖精英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國際化人才為導向,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獲得全國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入選國家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國家級眾創空間。學生獲得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及本科組唯一“高教社杯”、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一等獎、中國機器人大賽特等獎、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算法競賽冠軍、中國智能汽車競賽一等獎、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等眾多競賽最高獎項。大學生男排獲得全國聯賽總冠軍。學生參與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率達40%,本科生高質量就業率達97.97%、升學率達35.11%。建校以來,已培養各類畢業生17萬余人,校友中涌現出一批兩院院士、部委領導、央企高管、戰略專家、國際組織官員等杰出人才,眾多校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氣象行業的業務骨干和科研精英,學校被譽為“氣象人才的搖籃”。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引領,“十三五”期間,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38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含專題)(13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3000多項,獲授權專利3476項。2019年,獲批立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04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課題8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7項,省部級項目69項,全年科技到賬經費達4.4142億元。學校教師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智庫研究與決策咨詢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海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百余項,學校教師還獲得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獎章、美國地球物理學會霍爾頓青年科學家獎等國際性大獎多項。學校外籍教師榮獲“江蘇友誼獎”外國專家最高獎項,2位外籍專家入選江蘇“外專百人計劃”名單。多項研究成果刊發于《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學校積極推動海內外合作共建,著力匯聚辦學資源、拓展辦學空間,與全國各省市區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大氣所、海洋所、遙感所、自動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江蘇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面深化合作,與航天宏圖、墨跡天氣、象輯知源、中科三清、華風、中國電科院、太極計算機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聯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無錫、蘇州、南京和安徽天長等校地聯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與江北新區正式簽署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天長市簽署合作共建“五位一體”辦學框架協議,中國氣象谷實體建設全面啟動,開啟“環南信大知識經濟圈”建設新征程。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英國雷丁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莫納什大學,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俄羅斯國立水文氣象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7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合作關系。學校與英國雷丁大學合作創辦雷丁學院,是首批“江蘇—英國高水平大學20+20聯盟”高校;建有國際教育學院,擁有中國政府、國家漢辦、江蘇省政府獎學金、南京市政府獎學金等招收來華留學生資格;創辦巴哈馬大學“孔子學院”;設在我校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區域培訓中心”及“亞太經合組織臺風委員會培訓中心”,已為157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4000余名高級氣象科技人員和管理者,成為全球培訓規模最大、質量名列前茅的培訓中心,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高度評價和特別嘉獎。

        部分專業簡介

        大氣科學類:包含大氣科學和應用氣象學兩個專業。采取“2+2”的培養模式,學生在完成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后,于第四學期參加專業分流,第五學期正式進入專業學習階段。其中大氣科學專業設氣象學、大氣物理、大氣探測、大氣環境、水文氣象五個課程模塊,分流到大氣科學專業的學生參加相應課程模塊學習,并按課程模塊由專業學院進行管理。應用氣象學專業選設應用氣象、公共氣象服務兩個課程模塊,分流到應用氣象學專業的學生參加相應課程模塊學習。 

        應用氣象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應用氣象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天氣預報、城市氣象預報、農業氣象服務、氣象產品開發應用、氣候資源利用、氣象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等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和業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應用氣象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掌握現代應用氣象學理論和計算機模擬等實驗技能,具備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并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專業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具備計算機、物聯網以及大數據領域的寬厚專業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運用人工智能的基本模型、原理與方法,設計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并能從事相關應用研究與開發的能力;具備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素養,對人工智能關鍵領域的前沿技術有深刻理解,并具有相關方向的科學

            研究能力;重點培養具有合格的個人素質和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知識,熟悉人工智能的基本方法與主要工具,能夠在教育科研、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人工智能相關的科研、開發與分析的工程應用型或者科學研究型人才。

        大氣科學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大氣科學基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受到科學研究和業務工作的初步訓練,能夠在大氣科學等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業務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受到科學思維、科學實驗、資料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生態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態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和生態意識,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主要學習生態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接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掌握現代生態學理論和信息化處理等實踐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具備較好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大氣科學(大氣探測):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大氣科學基礎和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受到科學研究和業務工作的初步訓練,能夠在大氣科學等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業務和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受到科學思維、科學實驗、資料信息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大氣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大氣科學(大氣物理): 本專業方向創建于1960年, 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主要研究大氣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及其演變規律,涉及大氣物理化學機制、空氣污染預報、大氣環境監測和預警、氣象衛星雷達觀測和資料的綜合應用以及人工影響天氣等大氣科學領域的關鍵問題。本學科擁有國際先進的實踐教學和科研創新平臺,包括中國氣象局氣溶膠與云降水重點開放實驗、江蘇省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協同創新中心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大氣科學領域基本知識、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夠在天氣預報、氣象觀測、空氣質量預報、大氣環境監測等相關領域工作的研究型與應用型相結合的高級專門人才。

        地理信息科學: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地理學基礎知識,掌握地理信息科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接受嚴格科學思維訓練和良好專業技能訓練,并具備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學生能根據實地調查、遙感遙測和數字資料,運用地理信息科學、地圖學、計算機科學等現代理論技術,設計與編繪地圖,開發與設計各類專題地理信息系統,解析地理現象的時空規律、抽象/具象展示地理現象和傳達地理信息、進行地理大數據挖掘等,能在氣象、測繪、國土、國防、農業、海洋、城市、資源、環境、生態等領域從事地理信息獲取與處理、地理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研究等方面的生產、開發、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本專業培養具備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基本理論,并能運用地理學方法、“3S”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方法,從事有關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土地規劃、土地評估與管理等方面研究與實踐工作、具有一定專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您感興趣的新聞
        上一條: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提前招生簡章
        下一條:江蘇大學介紹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江蘇譜智教育培訓機構
        地址:徐州市中山北路與夾河街交叉口華圣大樓4樓
        聯系人:朱老師
        電話:18168256888
        網址:http://www.uavnantdjappp.com
        版權所有:江蘇譜智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蘇ICP備19034325號-1網站地圖

        蘇公網安備 32030202000799號

        成人黄色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aⅤ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Av无码Av日韩Av网站_av在线不卡网站无码18禁
          1. <i id="m9odk"><span id="m9odk"></span></i>
            1. <u id="m9od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