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領導曾說:對待名利(名譽)要有滿足感,對待工作要有危機感。談談你的看法?
試題分析:本題是綜合分析題,重點考察考生是能否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權力觀,能否正確看待工作中的競爭與壓力,考生要進行深刻地分析向官展示自己的人生態度。
參考答案:
(提出論點)這位領導的話告訴我們要正確看待工作中的名和利,作為一名公務員,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要在這個崗位上腳踏實地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能否正確對待名和利,是對每一個年輕人的考驗。只有淡泊名利,不為名所累,不為名所縛,保持良好心態,正確面對工作中的競爭,才能努力把工作做好,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分析問題)凡是人都有追求,有人追求理想,有人追求財富,有人追求名望,這些都無可厚非。但無論我們怎樣追求,都要有一個尺度。古人推崇“實至名歸”,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是一種原則,有能取則取、不能取則不取的意思。我們在榮譽面前要保持清醒,榮譽是對過去的獎賞而不是對未來成就的保證,如果不能在榮譽面前保持清醒,就很難超越自己。工作與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像一面鏡子,如果忠誠地對待工作,工作就會對我們忠誠,如果能為工作付出更多,工作也會回報我們更多,因此,在工作中時刻要保持一種危機感,危機感越大,我們行動的速度就越快,對待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有一顆上進的心,不進取就會面臨“殺機”,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就會迎來“生機”。
(總結)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意味責任和義務。作為年輕人,只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才能自覺地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年輕人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成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要知實情、說實話、想實招、求實效。要把精力放在為人民干實事、讓老百姓得實惠上。要腳踏實地,一絲不茍,干一件事象一件事、成一件事。既要有“千里馬”風格,又要發揚“老黃牛”精神。要經受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于挑重擔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二、在一次會議上,作為一名新同事,領導表揚了你,同時也暗中批評了一位老同志,會后其他同事覺得不滿。對于此,你怎么辦?
【試題解析】
此題為人際關系試題。如何處理好同事間的關系對于自身的工作完成和日常團隊的和諧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答案】
對于領導的表揚,我要端正心態,不能沾沾自喜,要認識到:領導雖然表揚了我,但并不代表一項工作的完成只是我個人的功勞,也不代表我在工作中就沒有錯誤和不足,所以我要戒驕戒躁,再接再厲。同時我要時刻謹記保持單位人員之間的團結和睦,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大家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對于同事的不滿,我應該表示理解,在工作的時候多提供幫助和支持,在合適的時間多和大家溝通交流,使大家了解我,從而和大家和睦相處。特別是對于那位老同志,我更應該多向他學習請教,讓他了解它在我心目中既是工作伙伴又是良師益友,爭取和他成為忘年交。作為一個新人,我會總結此次的經驗教訓,在今后的工作中多與同事交流學習,以團結的力量來完成工作。
三、春節期間,領導讓你組織外出務工回鄉人員“我為家鄉發展獻言獻策”的活動,你怎么組織?
【參考答案】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流動性日益增強,外出務工人員就是這個時期涌現出的一支新生隊伍。如何組織利用好這些外出務工人員,提高他們的致富帶動能力,進而引導他們富而思源、支持家鄉建設,是新形勢下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會認真開展好這次活動。此次獻言獻策活動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撥打熱線電話、填寫網上問卷和發送電子郵件這幾種方式開展。我會在主要公共場所(如商場和廣場)設立意見箱,同時在媒體上公布熱線電話、通信地址、電子郵箱等,從而方便廣大外出務工人員獻言獻策。為擴大活動影響力和參與度,在主要新聞媒體開辟“我為家鄉發展獻言獻策”專欄,刊播廣大外出務工人員提出的好對策好建議。在主要新聞媒體適當配發言論文章,開設獻策人物專訪,并定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報道。還可以邀請廣大外出務工人員參加座談會,當面聽取建議。活動尾聲時,在主要新聞媒體刊發向所有獻言獻策活動參與者的致謝信。組織好新聞媒體對活動的宣傳報道。對優秀對策建議進行評選,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及組織獎,頒發表彰證書和獎金,表彰獎勵名單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獻言獻策活動結束后,做好書面總結,向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