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稱,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舉報在反腐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反腐也需要“朝陽群眾”。此文一經發表,便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
眾所周知,“朝陽群眾”“西城大媽”都是對人民群眾的泛指。人民群眾在社會治安、案件偵破、舉報不法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是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反腐領域有沒有“朝陽群眾”?當然有。公開的報道顯示,從中紀委到各省市區紀檢監察部門接到大量群眾舉報,由此查處了很多蛀蟲。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舉報的案件在查辦的腐敗案件中占比不斷攀升,這說明中國的反腐敗斗爭參與者越來越廣泛,打擊越來越有力。
反腐離不開“朝陽群眾”。尤其是在現階段,反腐已經從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猛擊一掌”,發展到了更加注重制度化建設的“長效反腐”,這個時候更加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一方面,這是反腐走向深入的需要。現在,明目張膽為非作歹者少了,腐敗的隱蔽性越來越強。一些腐敗問題,穿上“隱身衣”,改頭換面,不易被發現。人民群眾是“老虎”“蒼蠅”身邊的監督員,任何蛛絲馬跡都逃脫不了他們“雪亮的眼睛”,循著他們的舉報往往能深挖蛀蟲、精準打擊,讓腐敗分子心驚膽戰。所以說,“群眾參與”就是反腐制度化的重要內容。
另一方面,參與反腐也是廣大民眾的強烈意愿。反腐為的是懲治不法、鏟除毒瘤、保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反腐越深入、越徹底,政治就越清明,貪官污吏為非作歹的空間就越小,民眾的生活就過得越好。為什么一些老百姓甘愿冒著被打擊報復的風險舉報貪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腐敗分子對老百姓的傷害最直接、最劇烈,而反腐能夠為民撐腰,讓老百姓有“獲得感”。也不光是貪污財物,老百姓日常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吃拿卡要,遭遇的“奇葩證明”之類的故意刁難,以及常見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都在監督和舉報的范疇之列。只要讓人民的監督切實起效,黨風政風就會長保清正。
“民力可依,民心可恃,民智可用”。深入反腐不是哪一個機構、哪一個部門的事,也不是執政黨內部的事,而是一場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戰役。它需要“朝陽群眾”“西城大媽”,需要他們所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讓我們進一步降低舉報的風險,拓寬舉報的渠道、創造監督的條件,發動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打一場人民反腐的殲滅戰、持久戰,叫腐敗不敢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