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浙江一小區內一處民宅突發大火。遺憾的是,因為防盜窗阻攔、私家車占道等原因,影響了救援,被困火海的母子不幸離世。而消防員眼睜睜看著母子倆被大火圍困也束手無策,讓小區目睹整個過程的老鄰居們唏噓不已。
已經不是第一次因為占道停車而阻礙消防及時救援了,天災讓我們最大化地感受到生命的價值,讓我們痛定思痛,那人禍呢?當人為災難已成為“家常便飯”時,誰來為逝去的生命買單?
沒有反思哪來前進,并不是每次災禍都要歸咎于消防員身上。天津塘沽爆炸案,消防員承受太多無端的指責和犧牲,當媒體輿論話鋒突轉的時候,就只留下消防員們的形單影只。那些想置身事外的普通人們,你們該醒醒了,出了事就找消防員的責任,難道你們不應該反思嗎?
城市車輛激增,私家車占用小區通道,在平常的日子里就有極大的安全隱患,更別說遇到火災了。居民無奈唏噓的同時,除了悲傷,也該思考生命豈容兒戲的道理。停車難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也不是占用消防通道的理由,如果阻礙了及時救援,就不再是占道停車那么簡單。居民不要為了圖方便,就將車隨便“擠擠”,小區劃分有私家車主停車位,將車多開幾十米停到指定位置,或許就能為消防的救援騰出許多空間,這樣的一小步或許是生命救援的一大步,人禍是可以避免的,只是需要居民自覺而已。
臨時占用消防通道的行為屬于居民個人的素質問題,但這又何嘗不是人之常情?物業管理在災禍之前的應急措施在哪里?天災人禍已讓人耳不忍聞、目不忍視了,物業就不應該還是束手無策的狀態。如果早點完善制度,在消防通道被阻的時候,能夠做好相應配套措施,啟用應急方案或者開辟輔助通道,那么兩條鮮活的生命可能就不會被活活地燒死。如果在規劃小區建設的時候能夠多一點考慮,修繕居民樓的滅火器械,居民能夠自救的概率就會大一些。如果平時能夠留下車主的聯系電話,發生火情的時候,及時聯系車主挪開,占用消防通道停車還會是一道無解題嗎?
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類在災難面前的渺小,給了災難應急教育刻不容緩的理由。災難教育欠缺、不少人災難意識淡薄,這才是造成類似“母子活活燒死”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相比于國外的災難應急教育,國內教育在這方面似乎還是停滯不前。美國聯邦應急管理委員會(FEMA)就在其官方網站上專門設立了災害知識版,可供社會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進入了解相關的知識,美國一些幼兒園也會經常舉行突發災害的應對演習,還讓孩子參觀消防站,看消防員做消防演習,讓孩子學會如何在緊急情況下逃生,掌握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相應的,日本的防災教育也是從孩子幼兒時期抓起的,早在20年前,日本就開始出版針對中小學校園內安全的教材,并按照年級高低不斷變化其中的內容。
這么多可以借鑒的應急方案,中國已經在效仿,但似乎做的還不夠,比如此次“母子活活燒死”事件中,其實災難本可以避免。據悉,事發時,這對母子都在四樓,等察覺到著火,屋內樓梯已被火勢蔓延,沒法下樓,更走不到門的附近。于是,媽媽帶著兒子跑到四樓陽臺防盜窗處大聲呼救,等待救援。起火原因我們無從考證,但至少也暴露了這對母子火災防治意識淡薄,起火時拿濕毛巾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聲呼叫,以防止中毒的道理不知道嗎?退一萬步說,縱然是由于小區治安問題,防盜窗不安不行,那么起火原因總可以找到吧?火已經蔓延到了無法逃出的地步,那么之前這對母子在做什么?雖然在起火原因還沒公布的情況下,說太多都是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家庭電用電器的操作規范、災難應急的意識這些該時時刻刻保持,人禍本來可以避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丟了性命。
火災發生后,消防員不應成為眾矢之的。留給百姓和社會的反思大于責任追究,災難無情人有情,讓應急教育成為常態化處理,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