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國家的分裂與統一
三次大分裂: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遼宋夏金。
四次大統一:秦漢、西晉、隋唐、元明清。
總趨勢是國家統一的不斷加強和鞏固。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必然結果,分裂是支流和短暫的。
國家統一的因素:①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②民族融合和民族凝聚力的逐步加強。
③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統治者注意適時調整統治政策;以漢族為體
的中華文明的吸引力等。
④人民渴望統一。
國家統一的影響:①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
②加強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各地區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等等。
國家分裂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經濟的分散性。
②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
③中央集權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
④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⑤民族融合的不穩定。
⑥生產力水平低下,商品經濟發展不充分,沒有形成穩定的統一市場等。分裂時期充滿著戰爭,既有民族間的戰爭,也有統治階級內部的內戰。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
促成統一的因素:①人民反對戰爭,渴望統一。
②社會經濟的發展為統一奠定基礎。
③民族融合的加強。
④杰出歷史人物的雄才大略。
⑤意識形態對統一所起的積極作用。
國家分裂的影響:①阻礙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阻礙各地區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
③不利于科技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④每次分裂后建立起來的統一王朝,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加強。